>> 2009年3月9日 星期一


ZEISS 盛名的T* coating 的T是透明的意思(Transparency)。當初由於軍事目的用於夜間航空攝影、而* 是指進化的意思, T* 廣義的是指此為最高級的鏡片,雖然鏡片與空氣接觸上面鍍上一層塗膜可改進影像的特質,但是多加不同層即可進一步提高效果,每一片蔡司鏡片鏡面鍍上6層的蔡 司獨特的配方塗膜確保最適的光線傳輸,達到影相最高的對比及所有光譜的自然色彩演出。

以tessar 45mm f/2.8為例:由3群4片組成6個反射界面,實透光率為95.87%、是contax裡最高透光鏡頭,由於zeiss T*的高透光率使得鏡頭的色再現性相當優異,一般日製鏡頭設計只訂於分光透過率(光譜)400~700nm、而ZEISS 鏡頭的做法按指定的方法作業將鍍好coating鏡片一片一片依指定的分光透過率規格360~700nm(紫,紅色差異)檢查通過後再組合成鏡頭、最後再 將鏡頭做一總合透過率檢查合格才能通過到下一站,由於zeiss所訂定嚴格的生產及品管過程使得zeiss鏡頭的色再現性及色彩一致性表現非常優異。

Read more...

[攝影文轉載] 雨天拍攝技巧

>> 2009年3月5日 星期四

原文轉自百度知識家: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891503.html

雨天時拍的照片,因為雨水的反光,遠處景物明亮而影像朦朧,畫面的景物,色調濃淡有致,別有一番風味。

拍攝雨景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雨天光線變化很大,有時雨景亮度很高,而烏雲密佈的傾盆大雨亮度又很低,兩者之間的曝光量可以相差很多倍。因此拍攝時,最好使用測光表測光。

2、雨天拍攝,常常會出現曝光偏多的現象,而曝光過度對表現雨景是極為不利的。因為雨天景物反差小,曝光過度會使反差更小,照片看起來是灰濛濛一片。所
以,一般多採用減少曝光,延長顯影的辦法,來改善反差的情況。可按正常曝光量減少一擋到一擋半,每減少一擋時,可增加20%-30%的顯影時間,這樣有助 於提高畫面反差。

3、拍雨景時,不要以天空為背景,而應選擇深色背景,這樣才能把明亮的雨絲襯托出來。如果畫面中有水,不論是河湖水面,或是街道上的積水,雨點落在水面上濺起的一層層漣漪,也有助於雨景的表現。

4、雨水不會是垂直落到地面,一般以選擇雨絲成45度方向時為合宜。使用的快門速度不可太高,因為高速度會把雨水凝住,形成一個個小點,而沒有雨水的感
覺。如果使用的快門速度太慢時,雨水會拉成長條,效果也不好。一般以使用1/30秒到1/60秒速度為好,這時快門速度不高,可以強調雨水降落時的動感。

5、拍攝雨景時,要注意在鏡頭和雨點之間要拉開距離。雨滴離鏡頭過近時,一滴很小的雨點也會遮住遠處的景物。當然,有時也會有意需要這種特殊效果。要注意相機不能淋雨,也不要使鏡頭濺上雨點。一般可用雨傘遮住或把相機裝在塑膠袋裏,把鏡頭和取景部位露出。

6、在室內,如想透過窗子表現室外雨景時,可在室外玻璃窗上塗上薄薄的一層油。這樣,水珠容易掛在玻璃上,渲染雨天的氣氛。

7、用彩色片拍雨景時,由於陰雨天的光線色溫高,使用日光片時,照片會出現明顯的偏藍色調。這種偏色可不用校正,因為蘭調可渲染雨天寒冷的感覺。

8、拍雨天的夜景時,因為燈光的反射以及地上水面的倒影,都會使畫面顯得很生動。尤其是,使用彩色片拍攝時,雨天夜景的色彩效果要比一般夜景更為豐富

Read more...

照相的本質

>> 2009年2月9日 星期一


這是HDR後的照片


這是HDR+Lomo後的照片

Photography is the process, activity and art of creating still or moving pictures by recording radiation on a sensitive medium, such as a film, or anelectronic sensor.
在入手之DSLR之後,除了一些技術性的文章之外也會研究一些理論性的書籍。或是觀看一些"大師"級的作品。其實除了把照片拍的"好看"以外、每次在按下快門以前都會自我思考關於到底透過鏡頭我想要傳達的畫面是什麼給我自己/給我的觀眾。

我走下公車站牌之際、仰頭望著天空按下了這幾張照片(這一張照片需要三種曝光度的照片合成);所以我希望自己提交出來的影像是我所看到的?(pic #1)還是我會受人喜愛的照片?(pic #2)

追求的過程本身也是一種學習、而其中的道路還很長遠..

你有多久沒有抬頭望過天空了?

Read more...

初訪三芝

>> 2008年10月28日 星期二

三芝飛碟屋,一個我早就想要拜訪的地方。

在得知台北縣政府預計在11月即將把這裡拆除,我終於下定決心要排除萬難來這裡一賭從Flickr紅到國外去的"外星鬼屋"
其實這裡不過是當時的一個"三芝龍港國際休閒俱樂部"建案,一個外省的李老闆想參照70年代外國正流行的"Tomorrow's House "來打造一個休閒俱樂部,卻因為石油危機導致公司倒閉,財務周轉不靈而停止開發。加上地處北海沿岸終年遭海風侵蝕,年久失修下來形成現在的景況。
nEO_IMG_IMG_2876.jpg

首次利用HDR效果做出來的飛碟屋
看了看同樣利用HDR(高動態影像)合成的作品,整個Fu跟大師就是差了一節。不論是拍攝技巧或是影像處理功力都差人一大截,也是未來要慢慢賞玩的部分吧:)

=

nEO_IMG_IMG_2936.jpg
散落在飛碟屋內部的殘骸,an abandoned future.
踏進飛碟屋的內部,處處可以看見當年遺棄的寶麗龍版,當時面對石油危機而不得已拋棄這個建案的李老闆是否曾經站在這堆殘骸上面嘆氣?現在這裡已經變為觀光客賞玩的景點,自由藝術家塗鴉創作的畫布和以訛傳訛的驚悚探險聖地。猶可見多年前工人辛苦揮汗在建築一個未來的夢想,而今人事已非、我也只能跟隨前輩們藉由相機紀錄下這曾經的歷史。

=
nEO_IMG_IMG_2962.jpg
Rick, 透過Mobile01認識的拍照夥伴

這是Rick拍照的背影,當天到處都是背著高級機絲跑來跑去的攝友們。相較之下我跟Rick的裝備算是輕巧方便的了:P,我幾乎是17-40L一機一鏡拍到底,Rick則是把玩手上的小小白is, 24-70L和17-40L。果然全片幅的威力就是不一樣,同樣一顆鏡頭在5D上面效果提升太多了(我指17-40L),另外明亮寬敞的觀景窗也是讓人心曠神宜的舒暢。摸了Rick的5D沒幾秒,趕快把這個誘人的玩具交還給他,以免自己陷入購機慾望的小惡魔之中。

=

離開飛碟屋的時候離太陽下山還有一小段時間,我和Rick便積極的尋找可以拍攝夕陽的地點。

意外的在淺水灣的附近找到這個不為人知的小海岸,老實說我在這裡玩的比飛碟屋還要開心,和Rick借580EX II玩逆補光、換了小小白is拍攝夕陽 (17-40L拍攝出來的夕陽大概只有米粒般大小吧)、貼近地面玩取景角度。

雖然回家之後發現很多根本不如預期,當天的天空也並無上一個週末的漂亮、但這就是樂趣所在吧。
nEO_IMG_IMG_3150.jpg
海平面上遙遠的彼端,是否是等待歸鄉的旅人

Read more...

About This Blog

About This Blog

##HIDEME##

  © Blogger template Romantico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